商報訊(記者 錢玲玲 吳斯婷)為了引進高端醫療人才,“十二五”期間,廈門將大力推進多元化辦醫,發展高端醫療,爭取上半年推出一些項目,引進具有國際水準的醫療機構進入廈門。
市衛生局局長黃如欣說,醫療最核心的競爭力在于人才,而要引進人才關鍵不在待遇,而在于這個城市的吸引力和能夠提供的事業平臺。
“我們為什么要搞高端醫療?就是希望發展這個產業,吸引國際、國內高端人才能夠進入廈門,同時通過開放多點職業,允許一個醫生可以在多家醫療機構從醫,使得通過高端醫療引進的人才也可以到普通醫院坐診,讓普通老百姓都受益,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提高廈門的醫療水平。”
在引進高端人才的同時,我市已啟動了鄉村醫生的定向培養計劃,去年已有50名鄉村醫生到學校去培養,將來回到島外的村衛生所去工作。
未來五年,廈門還將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將推進五項重點改革,通俗地說就是五句話:得病有保障、治病少花錢、看病更方便、平時少得病、讓大家看好病。
“十二五”期間,我市將對社區、村衛生所進行全面改造,確保每一個街鎮至少有一個社區衛生中心,村村都要有標準化衛生所。
黃如欣說,“得病有保障”就是要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減輕個人醫藥費用負擔。“治病少花錢”就是要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減輕群眾基本用藥費用負擔。“看病更方便”就是要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使城鄉群眾不出社區、鄉村就能享受到便捷有效的服務。“平時少得病”就是要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有效預防控制重大疾病。“讓大家看好病”就是要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緩解大醫院“掛號難、看病難”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