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晚報記者 吳笛)她是堅守焊工一線和教學崗位近30年的“女焊子”;他是能根據身份證照片辨認出雙胞胎的安檢員……昨天,一群在技能崗位上深耕數十年、身懷絕技的大師成為第三批廈門市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至此,我市已有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40個。
昨天下午,第三批廈門市技能大師工作室授牌儀式在市人社局舉行,包括林雪紛技能大師工作室在內的20個大師工作室被授牌。這20個技能大師工作室的有效期從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由市級財政給予每個大師工作室建設項目一次性補助經費8萬元。
這20個技能大師工作室的負責人不僅包括我市多所技工院校緊缺工種的老師,還有航空、醫療、餐飲、軌道交通、食品等多領域的高技能人才。據介紹,我市設立技能大師工作室是推進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技能大師工作室將在帶徒傳技、技能攻關、技藝傳承、技能推廣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面向企業、行業職工及相關人員開展培訓、研修、攻關、交流活動,推廣技術技能革新成果和絕技絕活。
特寫
林雪紛
“女焊子”在火花四濺中工作近30年
林雪紛技能大師工作室是授牌的工作室之一。林雪紛是廈門技師學院車輛工程系焊接專業的老師,1990年從技工學校畢業后,成為一線電焊工,一工作就是10年。之后,她又在企業從事焊接培訓工作10年。2011年,她成為廈門技師學院的老師,為學生授課并開展實操培訓。
穿上防燙服,戴上面罩手套,在火花四濺、煙塵滾滾中工作,林雪紛坦言,焊接工作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差,男生都不一定能適應,對女性來說更是苦差事。當年她就讀的技校焊工班共40名學生,目前只有她還在焊接行業工作。
林雪紛說,焊接需要心細,靜下心完成精細工作。焊接也是獨立性強的工作,可以獨自完成任務,很有成就感,這是她喜歡焊接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平時教學中,她可以在0.5毫米厚的工件上焊接,這需要嫻熟的技術才能完成。
10年的一線焊接工作經驗是林雪紛打下過硬技術的基礎,10年的培訓經驗又讓她的能力得到綜合提升。林雪紛還利用業余時間完成大專和本科學歷的學習。她說,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建立,讓她更專注培養焊工工匠,做好傳幫帶工作,為廈門的經濟發展培養更多焊接技能人才。
李泳
火眼金睛發現雙胞胎冒用身份證
李泳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李泳,是元翔(廈門)國際航空港股份有限公司安檢高級教員,從事民航安檢和教學工作20年。李泳說,安檢關系到每位乘客和機組成員的人身安全,他倍感工作責任重大。
李泳時刻繃緊安全弦,全身心投入工作,不放過任何隱患。曾經有一名乘客舍不得在登機前扔掉一把漂亮的水果刀,把它藏在靠近皮帶的位置。因為有皮帶做掩護,刀具不太容易被發現,不過細心的李泳還是從其身上發現了這把水果刀。還有一次,一名乘客拿著雙胞胎弟弟的身份證上飛機,想蒙混過關。通過身份證照片和現場比對,火眼金睛的李泳還是發現了不同。
李泳笑稱,常年的安檢工作讓自己在生活中也有些安全“強迫癥”。妻子關煤氣沒有將開關擰到位,這個小細節他就發現過好幾次。家里的燒水壺不燒水時,李泳也一定要把它從底座上拿下來放到一邊。李泳認為,安全無小事,細心防范是對自己和他人最大的負責。
鏈接
全市30萬名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超四成
目前,全市共有技能人才30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3萬人。3人榮獲“中華技能大獎”、6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8人獲評“全國技術能手”、11人獲評“福建省技能大師”、66人獲評“廈門市有突出貢獻的技師、高級技師”、66人獲評“廈門市優秀技術能手”,建成1個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2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34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和40個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去年,全市開展各類技能培訓65192人次,新核發職業資格證書18432本,新增高技能人才5839人,新增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1個,新增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高技能人才1人,新增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1個、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