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道(記者 詹文 崔曉旭/文 吳曉平/圖)這是一個群體的故事,他們被稱作“最美廈門人”。
他們隨時活躍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周末,他們統一著裝,身穿紅馬甲、頭戴紅帽子,但更多時候,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做著一樣的事。
也許只是扶您一把,幫您指個方向,給您遞杯熱茶,聽您講講煩心事……只要您感到舒服些、開心點,他們就會樂意做這樣的事。
他們是思明區城市義工,兩年多來已有3000多人。前不久,這群“最美廈門人”一下子被全國所知。思明區城市義工從222個申請項目中脫穎而出,入圍中國社會創新獎。
許幸福的“幸福故事”
50多歲的許幸福,十多年來一直在做好事。
有位患尿毒癥的鄰居,臥床不起,他背起他,一背就是三年,直到對方離開人世。他經常走進養老院,給老人修剪腳趾甲,成為全國“孝親敬老之星”。
一年半前,許幸福成為思明區城市義工。有活動,他幾乎都參加,多達上百次,服務時間超過100小時。后來,他又成為中國大陸第一支“法庭義工”隊伍的成員。
他把自己定義為“和事佬”和接待員。當事人帶孩子來,小孩不能進法庭,“我這50多歲的老男人,哄孩子也有一套的”。“我常常在想,人生的意義是什么?我想到我的名字‘許幸福’,‘許’大家以‘幸福’。”這個滿臉微笑,覺得自己很幸福的男人這么對導報記者說。
6歲小孩像玩一樣做義工
他才6歲,卻是一名星級城市義工,做了一年多的志愿服務。“我不知道什么是志愿服務,可是我喜歡做義工。我覺得與爸爸、媽媽、姐姐一起在中山路當義工是很開心的事。”王天一說。
因為,總是有很多小朋友和他一起比賽撿垃圾,看誰撿得多,看誰動作快,看誰的眼睛犀利。“哈哈,每次我可是不輸大哥哥、大姐姐哦。”
當義工辛苦嗎?小屁孩的回答是,像玩一樣。“做義工好玩又開心,別人還總表揚。”王天一說,“我會堅持做義工,長大后還要做。”
小姑娘學會更加認真地生活
小姑娘王靈靜,一開始被爸爸在周末大早上追著起床參加義工;后來,變成她一大早當鬧鐘追著爸爸起床。
五年級,隨爸爸參加了義工;現在,小姑娘上初中了,已經是三星級義工。“剛開始,我以為志愿者就是撿垃圾、扶老人過馬路這種枯燥的事,覺得很無聊、很沒用。可后來,我慢慢了解到志愿服務的樂趣。”王靈靜說。
到中山路文明宣導,為外地游客提供咨詢;到海邊,參加關愛祖國山川河流的志愿服務;走進社區,幫助居民清理衛生死角;進入養老院,給老年梳頭捶背,和他們聊天。
在大人眼里,這個小姑娘更加懂得如何照顧老人,如何體貼別人。“我也知道了社會中各種各樣人群的艱辛,知道了要更加認真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