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4月2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易福進)更集中、更高效的一站式“政務超市”,將在廈門開始籌建。
昨日,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有關消息顯示,廈門日前成立市政務服務中心籌建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丁國炎任組長。
據悉,上月底,市委常委會研究決定設立市政務服務中心。有關專家分析,此舉將有利于廈門進一步打造服務型政府。
一站式的“政務超市”
一項工程建設的行政審批,現在還得多次跑,投資者辦項目“跑、找、難”的現象,仍有待進一步突破。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站式的“政務超市”,成為不少企業、市民的期待。
成立市政務服務中心籌建工作領導小組,旨在推進市政務服務中心籌建工作、推進行政審批等政務服務職能的整合與進駐。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常務副市長親自 “掛帥”,市政府秘書長等擔任副組長,更有十余個職能部門的具體負責人擔任組員。
“將主要面向企業和市民,正在著力落實,但具體選址還未最后確定。”昨日,籌建工作領導小組的一有關負責人向導報記者如是透露。
據悉,上月23日,市委常委會研究決定設立市政務服務中心。
行政審批將更方便
“一個項目往往要涉及多個部門,常常是跑完A處,B處已經下班了,影響了審批的效率。”一位開發商獲悉此消息后,連連叫好,在他看來,越多職能部門的行政審批整合到該政務服務中心,對于企業和市民來說,就越加便利。
由于該服務中心仍在籌建階段中,其具體整合的職能,目前并未明確。但導報記者注意到,由于市建設管理局、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工商局、市交通運輸局、市信息化局、市效能辦等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均在籌建工作領導小組范疇,這些職能部門的政務服務職能,或將首先整合進駐。
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副院長胡榮表示,“政務超市”一站式服務,不僅便民,還有利于進一步規范行政審批,打造更陽光的政務平臺。
“從老百姓的角度來說,繁瑣的行政審批,仍待進一步簡化。”胡榮舉例,市公安局出入境部門在辦證程序、強化審批時限等環節改善后得到好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胡榮看來,要借此契機,進一步梳理行政審批的環節,發揮廈門特區的體制、機制優勢,最大限度減少行政審批事項。
樣本:廣州“政務超市”減少“公章旅行”
廣州市政務服務中心于2008年2月28日正式對外服務,雖然不是國內首創,但集“行政審批、社會服務、政務公開、網上審批、效能監察”等功能于一體的“政務超市”,廣受好評。
據悉,其首期集中了28個涉及企業投資、經營、管理的主要政府審批部門,包括海關、檢驗檢疫、海事等中央駐穗機構,以及3個監察、法制、技術支持部門,共31個單位、736項行政許可及配套事項。有450多名窗口工作人員為市民和企業提供服務,形成了注冊登記、固定資產投資審批、貿易管理3個審批一條龍的服務鏈條,實現一個窗口對外,提供“一站式”和“一條龍”服務。
門戶網站“廣州市政務在線”開通了辦事指引、審批結果查詢、受理公示、政府法規文件、在線咨詢和投訴等欄目,部分業務實行了網上申報、網上預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