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全國版權示范城市是對一個城市版權保護水平的綜合評價,體現一個城市的科學發展理念、自主創新能力、產業發展水平和城市核心競爭力。今年1月,經國家版權局批復,廈門成功躋身“全國版權示范城市”創建市之列,正式啟動了為期兩年的創建工作。待創建期滿,國家版權局將進行綜合測評,符合條件后將授予我市“全國版權示范城市”稱號。目前我市的創建工作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將通過完善版權服務體系、提高版權監管水平、推進使用正版軟件、加強廈臺交流合作等多項重要舉措,推進“全國版權保護示范城市”建設。
解讀1
廈門擁有創建優勢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版權工作和版權相關產業的發展,措施有力,成效顯著,得到了國家版權局和福建省版權局的充分肯定。2010年3月,廈門市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授予“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支持下,廈門版權保護和版權服務環境不斷優化,版權相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初步形成了包括新聞出版、廣播電視、計算機軟件、網游動漫、工藝美術等行業的版權相關產業群,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展現了強勁的發展勢頭,逐步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產業。
廈門版權相關產業版權意識較強,企業內部版權保護制度較為完善。到目前為止,我市已評定41家企業為“廈門市版權保護重點企業”。我市相關部門通過版權保護與服務方面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充分發揮重點企業在版權管理、自主創新方面的示范作用,增強企業自主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帶動版權相關產業的全面進步和繁榮發展。
近年來,我市社會公眾的版權意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產業發展環境和城市核心競爭力均有了明顯的提升。我市版權工作及版權產業的創新與發展,對全省及海峽西岸經濟區版權工作起到了積極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在全國各主要城市中居于前列。
解讀2
扶持重點版權產業
創建工作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全面提高的工作思路,以促進產業科學發展為主線,強化企業版權創造的主體地位,引導企業實施版權戰略,建立版權管理制度,形成和擁有自主版權;提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版權創造能力,發揮廈門大學、集美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等高校及中科院在廈分支院所等科研機構的創新優勢,整合版權創新資源,形成版權創新體系,進一步提高把創新成果轉變為自主版權的能力。同時,引導、支持版權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版權成果向企業轉移,深入開展產學研合作,深化“院地合作”工程、“市校同發展”工程,依托廈門創業園、軟件園等成果轉化創新基地,全面提升版權運用能力和應對版權競爭的能力。
培育重點領域的版權發展水平,促進版權產業化,打造版權產業集群,努力使全市重點版權產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明顯提高。加快發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演藝娛樂、工藝美術等傳統優勢產業和特色版權產業,形成產業優勢。加快培育網游動漫、創意設計、數字內容與新媒體等文化創意產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大力發展計算機軟件產業,促進軟件產業做大做強。強化傳統文化、民間文藝的版權保護和開發利用,扶持具有閩南特色的傳統文化產業的發展。
解讀3
完善版權服務體系
構建綜合性版權服務平臺,成立版權服務中心,開展軟件著作權登記、作品自愿登記及版權法律咨詢和援助,為全市相關企業和權利人提供優質、快捷的服務。服務中心將對接省版權局籌建中的海峽版權交易中心,構建集評估、質押、投資、融資、版權貿易于一體的綜合性交易平臺,促進版權創新成果轉化,大力推動版權貿易,帶動版權產業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同時,完善版權爭議調解機制,成立版權調解機構,有效解決和處理版權糾紛,形成與行政、司法有機銜接的版權爭議民事調解機制。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行業協會、示范基地和園區在處理版權糾紛案件中的積極作用,建立使用者和權利人的溝通渠道,促進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
充分發揮版權協會、行業協會和版權中介機構的作用。引導、支持市版權協會及圖書發行、計算機軟件、數字娛樂、工藝美術等與版權相關的行業協會強化版權服務職能,健全版權合作機制,充分發揮在版權服務和保護上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加強對版權中介組織的管理和引導,進一步規范版權中介組織的市場行為,保障著作權人及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權益。
解讀4
提高版權監管水平
完善版權監管常態機制。開展專項行動,集中打擊侵權盜版行為。以新聞出版、工藝美術、計算機軟件和互聯網產業等為重點領域,以書報刊、音像、電子出版物、工藝品、計算機軟件、網游動漫、音樂作品等為重點產品,聯合相關執法部門,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開展打擊侵權盜版專項行動,著力解決突出問題,查處大案要案,集中銷毀侵權盜版物品。我市從去年11月開始,開展了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據統計,截至今年2月,市、區兩級文化市場執法單位共出動執法人員2846人次,檢查出版物市場、店檔攤點2152個次,檢查印刷復制企業157家次,收繳了一批侵權盜版物品,并對相關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處罰。
廈門是中國互聯網業的重要中心城市。目前,全國近六分之一網站是在廈門以服務器托管或空間租用的方式運營的。我市版權行政管理部門不斷加強與公安網監、通信管理、電信等部門的協作,深入研究網絡版權執法的難點和措施,探索建立網絡侵權監管機制和執法程序。目前我市正加快“廈門市網絡出版版權監管平臺”的建設進度,運用高科技手段加強對網絡運營企業的主動監管,掌握互聯網出版中的侵權信息和案件線索,加大對數字版權的保護力度,打擊網絡侵權盜版行為,提高網絡版權行政執法的工作效率和水平。
解讀5
推廣使用正版軟件
在鞏固以往市、區政府部門軟件正版化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領導、加快進程、加大投入,抓緊做好軟件集中采購、正版軟件的更換安裝和檢查驗收等各項工作,爭取于2011年8月提前完成市、區兩級政府機關軟件正版化專項檢查和整改工作。自2006年以來,我市大力推進大中型企業使用正版軟件工作,共完成了三批企業軟件正版化,在此基礎上,我市將全面推進企業軟件正版化工作在更大范圍內展開,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堅持以先國有、外商投資、民營大型企業,后中小企業;先重點行業、后一般行業的原則依次穩步推進企業軟件正版化。
下一階段,我市相關部門將進一步研究制定采購方案,抓緊做好軟件集中采購、招投標、正版軟件的更換安裝和檢查驗收等各項工作。同時開展對政府部門和大型國有企業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培訓、管理和監督,推進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加強軟件資產管理,高標準、嚴要求按時完成我市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為民族軟件產業的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
解讀6
加強廈臺交流合作
推進廈臺版權產業對接與整合。充分發揮我市對臺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的優勢,發揮現有對臺科技、新聞出版等交流合作基地作用,以海峽論壇、海峽兩岸文博會、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等品牌活動為平臺,以建設對臺科技創新交流使用基地、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和廈門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為契機,推進廈臺計算機軟件、動漫網游、影視、創意設計等方面的產業對接整合,促進廈臺版權產業優勢互補、合作創新、共同發展。
建立廈臺版權保護合作機制。以兩地知識產權協會、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為主體,通過簽訂合作協議、完善工作機制等方式,逐步建立作品版權登記、認證等版權服務合作機制和版權案件協調處理機制,為兩地企業特別是在廈臺資企業提供便利的版權服務和高效的版權保護,為兩地版權產業的發展及交流合作提供良好的版權保護環境。同時,進一步加強廈臺版權界的交流交往,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版權交流交往活動,進一步拓展廈臺版權交流活動的渠道和規模,以學術研討會、高峰論壇、考察互訪及兩地共同舉辦的重大展會為載體,在政策法規交流、人才培養、信息交流、業務磋商和版權貿易等方面深化交流與合作,打造兩岸版權交流交往的活躍平臺。
我市已有版權保護
重點企業41家
本報訊(記者 海鷹 通訊員 王衛華 王業暉 方深)近年來,我市版權相關企業的版權保護意識逐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為了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版權創造、保護、管理和運用水平,在昨日舉行的廈門市創建全國版權示范城市暨2011年“著作權保護宣傳月”啟動儀式上,又有11家企業獲批成為第三批廈門市版權保護重點企業。至此,我市已有版權保護重點企業41家,涉及出版發行、計算機軟件、工藝美術、游戲動漫、服裝、互聯網、景觀設計、傳統手工藝等領域。
據介紹,第三批“廈門市版權保護重點企業”包括游家網絡有限公司、佳佰利有限公司、外圖(廈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迦紅動漫有限公司、萬石畫藝有限公司、鉑信動漫科技有限公司、利根思動漫有限公司、艾樂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天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福建有限公司手機動漫基地、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動漫運營中心。
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有關領導表示,根據我市創建全國版權示范城市的工作方案,我市評定版權保護重點企業的工作,在2013年要達到50家以上,樹立一批版權保護重點企業,并使它們在各自領域成為版權產業的典型,發揮典型的榜樣輻射作用;通過版權保護,做大做強企業,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促進我市版權產業走上良性循環、健康發展的軌道。
記者了解到,版權保護重點企業的評定,主要依據以下原則:第一、要有較高的版權保護意識和專門的版權機構及負責人員;第二、要有一定的企業規模,在同行業中較具代表性;第三、要有一定數量的自主版權,并有較高的版權創新含量;第四、要有持續的版權開發、創新能力。企業經過申報成為版權保護重點企業之后,就可享受版權保護部門的重點保護措施,如協助提供便捷、優質的作品登記;發現企業產品被侵權,優先立案查處;幫助企業協商海關、工商、法院等部門及時查處侵權案件;協助企業處理跨區域案件。
廈門日報記者 海鷹 通訊員 王衛華 王業暉 方深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