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海西晨報訊 “一線城市”這個稱號似乎一直與廈門不沾邊。不過,近日,最新一期的《第一財經周刊》公布了中國城市分級名單,對全國400個城市進行新的分級,其中,福建省的廈門、福州入選一線城市,泉州名列二線城市。
“廈門也是一線城市?”對于廈門躋身“新一線”城市,有市民大呼“揚眉吐氣”,也有不少市民覺得不可思議,還有市民打趣:“啥時候我們的收入也能‘一線’?”
此次城市排名是由《第一財經周刊》發起的,通過對400個城市的綜合商業指數從低到高進行排名,指數越低則排名越高,最后得出400個城市的綜合商業指數排名。基于這個排名,對400個城市進行全新的分級。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天津、西安、重慶、青島、沈陽、長沙、大連、廈門、無錫、福州、濟南等15個城市成為“新一線”城市。
這批“新一線”城市,它們或為直轄市,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和龐大的中產階層人群以及可觀的政治資源;或為區域中心城市,對周邊多個省份具有輻射能力,有雄厚的教育資源、深厚的文化積淀和便利的交通;或為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省會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有良好的經濟基礎、便利的交通和獨特的城市魅力。廈門除了不是直轄市之外,其他幾個條件均具備。
除了“新一線”城市,此次排名還列出了36個二線城市、73個三線城市、76個四線城市、200個五線城市。福建泉州入選二線城市,漳州、龍巖、晉江名列三線城市,莆田、南平、寧德、三明名列四線城市,龍海、南安、永安、福清、閩侯縣、惠安縣等名列五線城市。
廈榕躋身“新一線”城市
那么,此次400個城市分級的標準是什么?據了解,此次排名并非考量城市綜合實力,也不僅僅是看GDP排名,而是按一線品牌進入密度、一線品牌進入數量、GDP、人均收入、211高校、《財富》全球500強進入數量、大公司重點戰略城市排名、機場吞吐量、使領館數量、國際航線數量等作為主要指標。
《第一財經周刊》表示,9個月前,該雜志從《財富》500強企業和中國100強企業中抽取了285家大公司進行調查走訪,考察了它們在中國的區域布局和未來的戰略重點區域以及它們對中國城市未來成長性的認識。該雜志還調查了銀行、房地產、汽車、奢侈品、零售連鎖、酒店、快時尚等多個領域的140個一線品牌在全國城市的分布情況,考察了它們進入的城市數量和開店的數量,還調查了來自北上廣等傳統一線城市的1000多名年輕公司人,考察他們在現工作地之外樂意去工作和落戶的其他城市,在這些一手數據的基礎上,對400個城市進行10項指標排名。
此次排名不光考慮GDP
對于此次廈門入選一線城市,有市民大呼“揚眉吐氣”,但更多的市民很不解:廈門的GDP也能進一線城市?還有市民打趣:“啥時候我們的收入也能‘一線’?”
“廈門的房價倒是要趕上一線城市了,可收入還趕不上CPI增長速度。”市民“樂樂”說,對于他來說,最關心的是在廈門工作能否得到北上廣等傳統一線城市那樣的收入。“如果收入跟不上,這一線城市也很虛啊。”
另據了解,智聯招聘新發布的《2013白領滿意度調查報告》顯示,全國28個主要城市中,廈門白領薪酬滿意度倒數第二。
市民:收入跟不上北上廣
何謂一線城市?
一線城市是指在全國政治、經濟等社會活動中處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導作用和輻射帶動能力的大都市。其主要體現在城市發展水平、綜合經濟實力、輻射帶動能力、對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科技創新能力、交通通達能力等各層面。此前大家普遍比較認可的中國一線城市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相關鏈接
集美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蔣曉蕙:要穩居“一線” 關鍵在吸引人才
對于廈門躋身“新一線”城市,蔣曉蕙說,這是自然的。“人口規模增長、經濟腹地擴大、港口經濟在新經濟中的地位等都促使廈門發展。”她認為,甚至連北方及中部的霧霾對廈門也是一種助力,“人口南遷漸成趨勢”。
城市分級依據是綜合商業指數。對此,蔣曉蕙說,最根本的還是人口。“否則品牌沒人買,人均收入上不去,飛機無人坐,500強也進不來。人才是關鍵,有高科技人才,才有高科技創新企業,才能產業升級換代,這樣賺錢也容易,人均收入才上得去。”
可是,人才為何來廈門?蔣曉蕙認為,吸引人才靠的是產業和環境。“廈門的自然環境較好,但公共社會環境還要進步,讓人來了能過上高品質生活,能享受好的醫療、好的教育、好的治安、低物價等。而有了這些人才,廈門才算是真正的一線城市!”
未來廈門如何才能戴穩“新一線”城市的帽子?蔣曉蕙提出三個建議:
一要保住已有的自然優勢,不要進行人為破壞。“就像鼓浪嶼,這幾年成什么樣子?不下大力度整治,恢復不過來。”
二要有前瞻性的城市規劃,污染嚴重的行業、低效率的行業都不宜發展,城市規劃要與產業規劃相結合,不能各說各的話。“廈門應是有品位的濱海城市,而不能只顧GDP,而讓廈門成了沒規劃的大工廠或大縣城!”
三要加強社會公共產品建設。蔣曉蕙認為,財政應加大對醫療、教育及公共設施的投入,提高百姓收入水平和生活幸福指數。此外還要實現公共資源島內外一體化,擴大城市發展空間。
(晨報記者 陳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