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6月15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詹文 通訊員 黃芳芳)BRT日均客流達23萬,高峰更擠。即日起,BRT將采取系列措施,緩解高峰擁堵,改造顯示屏,不同顏色區分不同線路是其中一項。
運營2年多來,BRT的日均客流總量從最初的六七萬人次逐步上升至現在的23萬人次,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BRT出行。
不過,問題也從中暴露——— 高峰期擁堵。前不久剛出爐的BRT市民滿意度調查顯示,九成市民覺得高峰期搭乘BRT“擠”。場站公司此次推出的系列改善措施,大多是市民建議的。
改造站臺LED顯示屏
市民建議,將三條路線的BRT車身漆成不同顏色,這樣可以更直觀地知道這是哪條線路,不容易搭錯車。
BRT場站公司說,對于BRT的車身顏色,市里有統一規定。不過,場站公司擬對站臺LED乘客信息系統進行改造,改變以往單一的綠色進站車輛線路信息,對其進行顏色設置,三條線按紅、綠、黃的三種顏色顯示,方便市民區分。
目前,場站公司和設備供應商正在進行相關研發工作,預計7月中旬可完成改造。
設置蛇形“導流圍欄”
一些市民建議,站臺可以設蛇形“導流圍欄”,倡導排隊上車。多數市民提到,香港地鐵及公交站點、的士站等,都設置有導流圍欄,乘客排隊有序上車。
近期,場站公司將選取幾個大站點,擬在同安、前埔樞紐站、中科院站嘗試,在站臺設置水馬、一米線及地面上標識等,引導乘客自覺排隊候車。
“其實,我們之前就在嘉庚體育館站試行過這種方法,倡導乘客排隊上車,效果不錯。”BRT有關人士說。
或提高短途票價分流客流
還有市民建議,可適當提升票價以分流部分客流。
客流及票務數據顯示,以單日計算,其中三站(包含三站)以下的出行人數3.94萬,占總出行人數的27.7%,六站(包含六站)以下的出行人數7.99萬,占56.1%。
BRT快1線21個站、快2線32個站、快3線13個站。從數據可以看出,當前BRT短途乘客比例偏高。
數據測算顯示,短途乘客(1-3站站距),乘坐普通公交反而比BRT快;中途乘客(3-5站)乘坐BRT,和普通公交所用時間差不多;但長途乘客(6站以上)乘坐BRT就要比普通公交快。
因此,場站公司建議,短途乘客高峰期可選擇搭乘普通公交。另外,或考慮適當提高短途票價來分流BRT高峰期客流。
根據客流調節車輛班次
不少市民認為,加大發車頻率及開通區間車能有效緩解擁堵。
當前,各站點的早高峰時段基本在7點至8點,晚高峰在5點至6點。然而,各站點進出人數極不均衡??土魅藬底罡哒军c火車站單日可達4萬多人次,最低東亭站僅165人次。
BRT運營公司將針對高峰擁堵情況,采取發送區間車直接到達相關站點,此舉能在短時間內將大量密集人群分散成小塊的密集人群。
拆除部分座椅增加載客量
還有市民建議,將BRT車輛中間部位的座椅拆除,加一些扶手,這樣可搭乘更多乘客。
場站公司有關人士說,此前,BRT已有部分車輛進行了內部改造,拆除3個座位。
“我們對效果進行測評后發現,拆除3個座位,高峰期一輛車可多乘載7-8名乘客。但也有市民反映,拆除座位會導致平峰期部分較長距離乘客沒座位?!?
“因此,所有車輛都拆除部分座椅,并不合理,不過,我們會適當增加改造車輛?!边@位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