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漳州、泉州,人們稱它們為:閩南金三角。現今,這三座城市將用10年的時間,讓三城合一。屆時,海峽東岸有臺北都會區,海峽西岸有廈漳泉大都市區……
這一切都被寫進了《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發展總體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昨日,有關部門提供的這份意見稿透露出一個消息:廈漳泉三市擬共同爭取同城化發展規劃報批國務院,納入國家區域經濟發展版圖,形成國家戰略。
意見稿長達53頁,由十二部分組成,從廈漳泉同城化的基礎和條件著手,制定了三城同城化的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就廈漳泉三地的空間格局與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同城化、建立共同市場、推薦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等10個方面做出規劃,形成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同城化建設的綱領性文件。
按照意見稿,廈漳泉三市計劃利用2011年到2020年的10年時間,共同建設一個核心區面積達7772平方公里的大都市區。這一面積比中國第一大城市上海的面積還大,相當于7個香港的大小。
意見稿提出的發展目標稱,至2015年,廈漳泉初步實現同城化,三地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基本建成、社會管理政策基本接軌,市政、信息、能源、口岸通關等基礎設施全面對接聯網;資源要素市場體系一體化形成,綜合經濟實力與臺北都會區的發展差距明顯縮小。
到2020年,廈漳泉基本實現同城化,實現產業、空間和社會的高度融合。到時,廈漳泉將基本形成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國際門戶功能,成為亞太地區最具活力和競爭力的國際性大都市之一,實現與臺灣經濟文化的深度融合。
關鍵詞大都市區
形成“一核、三帶、兩軸”空間格局
根據意見稿,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準備規劃形成“一核、三帶、兩軸”的空間格局。
所謂的“一核”指廈漳泉大都市核心區。核心區由三部分組成,其中廈門城區為核心區中部,擬定位為建設東南國際航運中心以及海峽西岸經濟區金融商務中心、文化休閑旅游中心、貿易中心、高端消費中心、先進制造業中心、高新技術研發基地。
核心區西部則包括漳州薌城區、龍文區、圓山新區等漳州城區,以及長泰縣城、南靖靖城新區和九龍江生態經濟區(包括華安豐山和長泰古農農場)等中心城市拓展區域。這一區域擬被定位為:區域性服務業中心,制造業與服務業協調發展、都市農業發達的現代化都市區。
泉州市中心城市2980平方公里范圍為核心區東部,功能定位為:區域性先進制造業、專業會展中心、專業技術服務中心、研發中心、現代物流中心、商貿、文化、旅游服務中心。
除了核心區的三個組成部分有具體的功能定位外,意見稿還結合廈門灣南岸、翔安-圍頭灣、湄洲灣南岸、東山灣、三市縣域經濟的產業特色,對這些區域的產業布局進行了功能定位。
“三帶”指:廈漳泉三市沿海地區的沿海產業城鎮聚集帶;綠色山地生態保育帶,主要范圍是三市西北部,包括博平嶺和戴云山等山地;三市近海海域的藍色海洋保護與開發帶。
“兩軸”,即廈漳龍贛發展軸和廈泉-三明-撫州發展軸。“廈漳龍贛發展軸”將串聯起廈門中心城區、漳州中心城區與沿海部分城鎮產業密集區,并向龍巖地區輻射,是廈漳泉大都市區與江西和長株潭城市群聯系的重要通道。“廈泉-三明-撫州發展軸”,由廈門、泉州合力帶動輻射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并向西輻射三明、江西和長株潭城市群,以及向東輻射莆田的重要通道。
關鍵詞交通運輸
都市區城市將開通軌道交通
意見稿提出,廈漳泉力爭盡快開工建設長泉鐵路、沿海貨運專線、寧漳客運專線、昆廈客運專線,形成六條客貨共線(福廈、廈深、龍廈、鷹廈、漳泉肖和長泉)、兩條客運專線(寧漳、昆廈)、一條貨運專線(沿海貨運專線)的“九線”鐵路網格局。
廈漳泉擬逐步實現都市區城市軌道交通連接,近期充分利用福廈鐵路及即將建成的廈深鐵路,共同爭取開行廈漳泉城際列車;盡快動工建設廈漳泉城際軌道交通體系首期線路,推動廈門城際軌道交通規劃向邊界地區延伸并預留與漳州角美、泉州南安等地的對接口。
大都市區擬新建G319線廈門海滄至漳州市區改線段,建成G324線改線即漳州沿海大通道,加快推進廈大都市區擬新建G319線廈門海滄至漳州市區改線段,建成G324線改線即漳州沿海大通道,加快推進廈漳海底隧道前期工作,推進廈門翁角路至角美翁角路和廈門集灌路至長泰快速路線等道路交通對接,率先實現廈漳公交在臨港產業區內跨界延伸。
廈漳泉將建設城市公交智能管理系統,利用衛星定位等技術,加強城市公交、農村客運、城際公交的行業監管,形成三市統一的公交調度和管理平臺。
三市將積極推進廈門、漳州及泉州環城高速建設與銜接,開工建設廈漳同城大道、廈漳泉城市聯盟高速路、環廈高速往漳泉通道(侖頭-云埔段)等同城通道。
在港口建設方面,大都市區擬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廈門、漳州聯合編制臨港產業區規劃,發展臨港石化能源產業、港口物流業和濱海旅游業。意見稿提出,將原廈門港的稅費、補貼、口岸通關等各項優惠政策延伸至漳州所有港區。
意見稿稱,加快推進翔安國際樞紐機場、高崎機場航空產業基地、泉州和漳州機場建設,推動機場之間配套服務銜接,實現機場間的異地候機,重點規劃廈門、泉州、漳州中心城市到達機場的快速交通聯系通道,加快推進機場至金門跨海通道建設的前期工作。
關鍵詞教育培訓
讓邊界學生三市享同等待遇
對于家長關心的,三市學生異地入學問題,意見稿提出:建立對居住在三市邊界地區市民子女入學學籍管理制度,逐步推動居住在三市邊界地區市民的子女入學,享受流入地所在城市市民子女同等待遇。
廈漳泉將共享教育資源,提倡跨區域學校牽手幫扶,建立校長和教師交流合作機制,推動廈漳泉三市教育城域網互聯互通,促進三市校園網實現“同城化”。三市擬推進統一繼續教育網絡平臺建設,自由選擇培訓網絡和課程,互認繼續教育學分。
大都市區將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跨行政區共建教學及科研機構,支持其跨地區設立教學、培訓、科研分支機構,共建共用高等院校科研實驗室。
同時,廈漳泉將聯合開展教育綜合改革,推進學校管理、教育教學、招生考試、教師隊伍和財政投入制度改革試驗。三市將聯合開展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繼續教育銜接試點,鼓勵中等職業學校聯合招生合作辦學,鼓勵高等院校和職業技術學校擴大異地招生名額,并共同研制統一的民辦非學歷教育辦學機構審批標準。
關鍵詞社會保障
建立社保信息及服務共享
廈漳泉將加快推進養老、失業、醫療保險,以及社會福利、救助等政策一體化進程;建立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信息及服務共享機制;逐步統一城鄉低保標準,建立覆蓋城鄉所有居民的、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
大都市區將建立醫療保險定點機構相互認可、信息共享、協助監督機制和同城醫療費用結算(清算)系統,實現參保人醫療保險費實時結算。
同時,三市將推動老年卡互認和乘坐公交、景點門票免費等政策共享,并協同開展失業保險基金擴大支出范圍試點工作。
此外,廈漳泉還準備建立區內的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庫,建立戶口不遷、關系不轉、身份不變、雙向選擇、能進能出的柔性人才流動機制。
關鍵詞共同市場
建一體化資本市場
廈漳泉將不斷打破行政性壟斷,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統一規范企業登記注冊條件和程序以及重點行業準入標準。
三市計劃一起推進金融服務同城化,建立廈漳泉大都市區金融風險處置聯動機制。大都市區準備建立統一的金融監管體系,鼓勵支持三市地方金融機構互相設立分支機構,建立一體化的存取款、支付與資金結算、金融網絡系統和信用保證體系,并推進信貸管理一體化,實行同城放貸。
此外,意見稿提出,建立三市之間共推企業上市的工作聯動機制,打造證券市場的“閩南金三角板塊”,探索建立三市區域性企業股權融資、股權交易平臺。
三市計劃建立統一的產權市場,構建土地、房產、礦產等統一的產權信息網絡服務平臺和管理平臺,搭建一體化的內外貿平臺和電子商務平臺。電子商務平臺。
在區域共同市場內,三市擬共同出資設立專項扶持資金,支持同城化科技合作項目,構建大都市區統一的技術交易網絡和技術產權交易平臺,促進技術市場一體化。
關鍵詞文化體育
推出“都市區市民一卡通”
意見稿提出,廈漳泉要充分利用閩南文化資源,推動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藝中心或專題博物館,將廈漳泉打造為全國性公共文化建設示范區。
三市將通過整合三地旅游文化資源,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海峽西岸休閑文化與自然生態旅游中心”。
廈漳泉計劃增進區域媒體合作,推行電視傳媒互相對等落地、有限電視節目互聯互通,實現各市自辦節目互相傳播,共享新聞。
大都市區將推進文化體育資源的共享,通過共建培訓系統,推動文化、體育人才共同培養,并將建立統一的文體協會。
廈漳泉還計劃推出集公共交通、公園游覽、圖書借閱等功能于一體的“都市區市民一卡通”,并一起構建廈漳泉公共圖書館服務聯盟。
此外,三市還準備聯合舉辦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合作舉辦廈門國際馬拉松比賽等,共同爭取申辦全國性、國際性等重大體育賽事,聯手打造區域文化品牌。
關鍵詞醫療衛生
實現門診病歷“一本通”
廈漳泉打算推動醫療衛生服務共享,統籌建設5個平臺———三市居民健康信息系統平臺(含居民電子病歷平臺、居民體檢信息平臺等)、二級以上醫院遠程聯網掛號平臺、統一遠程專家會診平臺、稀有血型信息共享平臺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平臺,促進醫療服務網絡化和同城化。三市還將實現醫療衛生資源共享,帶動基層醫療機構的發展。
大都市區將統籌規劃急救設施,逐步建立統一的急救醫療網絡體系,實現急救信息共享和急救網絡連通,消除覆蓋盲點。
廈漳泉還準備探索建立雙方定點醫院雙向轉診、醫保互認以及急診報銷三種機制,推動建立醫保卡同城購藥制度,實現信息共享廈漳泉還準備探索建立雙方定點醫院雙向轉診、醫保互認以及急診報銷三種機制,推動建立醫保卡同城購藥制度,實現信息共享及電子病歷讀取、健康檔案查建、重大體檢項目結果互認等,實現門診病歷“一本通”,逐步推進醫療一體化試點。
關鍵詞兩岸交流
建設對臺離岸金融結算中心
根據意見稿,廈漳泉將共同建設兩岸產業對接園區,以引進臺資金融機構、促進兩岸貨幣兌換便利化、建設兩岸跨境資金清算等為主,努力建成海峽兩岸金融業合作的大基地、大平臺。
三市計劃共同支持在大嶝島內及在翔安、東山島、南安部分地區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借鑒海南島免稅政策,實行更加優惠的政策,建設對臺離岸金融結算中心。
三市擬探索臺胞融入廈漳泉大都市區社區生活的社會管理體制,支持符合條件的臺胞申請參加醫師資格認定、考試、執業注冊和短期行醫。
同時,廈漳泉還準備支持臺資企業設立航運公司,推動運輸業、倉儲業、船舶和貨運代理合作,擴大廈門-金門包裹業務的服務范圍和對象,推動建立對臺郵件總包交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