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36城市文創競爭力排名廈門列第九 城市素質廈門居榜單首位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5月24日訊(本網記者 易福進)相比廈門已經到手的一個個 “第一”,區區 “第9名”,似乎難吊人胃口。
但這次例外。在最近的兩岸36城市文創競爭力榜單中,廈門贏過廣州、天津、臺中等城市,名列第九。
這個“第九名”,不僅引起市委領導的關注,更引起了外界的關注,因為最給力的是,恰是城市的素質內涵部分——— 廈門在36城市中排名第一。
在有關專家看來,這份榜單更大意義則在于,在廈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創產業的背景下,較為客觀地展現了一座城市的“得失”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
事件:引起市領導關注的“第九名”
一份榜單,嚇人一跳。
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日前發布的 “2011兩岸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調查報告”中,在對兩岸具有文化創意潛力的36個城市 (大陸30個城市、臺灣6個城市)作出評估后,廈門名列第九。
調查共回收問卷1911份,分別由臺商、旅居大陸的外國人及EMBA學生所屬的企業答復,然后由專家分析排名。
“這項調查的結果讓很多人嚇一大跳。”臺灣亞太文創協會理事長陳立恒坦言。不僅臺北文化創意競爭力位列上海、北京、杭州、深圳之后,臺中市、高雄市、新北市、臺南市與新竹市更與前十無緣。
而廈門,則趕超廣州、天津等一些實力城市,躋身前十。
記者注意到,在收到的調查報告中,由于臺商回復的比率高達78%,因此,調查可謂是“臺商眼中的兩岸城市文創競爭力評比”,呈現臺商從布局觀點評估的城市競爭力。
“近幾年來,廈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廈門文創產業的發展,這一份報告,也引起了有關領導的重視和關注。”有關負責人昨日向記者表示,相關領導為此專門批示。
分析:廈門市民貢獻“關鍵一票”
對于廈門,這個第九名來之不易。
據透露,此次榜單根據文化硬實力、文化軟實力,細分為80個指標評估換算而得。廈門文化軟實力第7名、文化硬實力第30名,以88.134分的綜合成績排名第九位。
廈門市民可引以為豪的是,在文化軟實力部分,廈門的“素質內涵”獨占鰲頭。素質內涵主要包括居民受高等教育普及、居民對藝文活動參與、居民對當地文化認同、居民對道德意識重視等四個方面內容。
報告對此專門評價:“廈門市基于其獨特區位優勢,并隨著兩岸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加深,促使當地居民提升其文化認同及道德意識重視程度,因此,促使廈門市于文化認同及道德意識重視兩指標表現較佳,并于素質內涵構面平均數排名中位居首位。”
這等于這一難得的第九名,廈門市民成為了“關鍵一票”。
此外,在“政府支持度高”板塊,廈門排名第三,也顯示了廈門市委、市政府對這一產業的重視與支持。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年里,政府的力量正在快速推動廈門這一產業的發展。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于偉國多次強調,“我們要帶頭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起來,這也比較符合廈門的優勢”,并明確表示要出臺幾條“干貨”——— —— 扶持政策,支持廈門文創產業的快速發展。
報告還顯示,占大陸市場1/3的油畫生產、占25%市場的瑪瑙與貝殼雕刻藝術品、古老藝術工藝漆線雕、動漫網游影視以及文化創意產業園、文博會等一系列兩岸文創交流,最終將廈門推進前十。
背后:“中”字頭公司填補硬實力
當然,這份榜單,也讓廈門日益倚重的文創產業,暴露了不足。
“文化硬實力,主要分基礎實力、財政實力、文創實力、產出實力”四部分,廈門僅排名第30名,相當靠后。”有關專家表示,雖然這與廈門的整個城市體量有關系,更與廈門文創產業起步晚有關,但硬件實力與大城市的差距一目了然。
“比如,我們還缺乏像深圳騰訊、華強文化科技這樣的實力文化企業,也缺乏像深圳田面之都和F518那樣以創意設計和企業孵化為核心的高端文化產業聚集區。”參與廈門文創產業調查的有關負責人表示,廈門億元產值的文化創意企業,少之又少。
而讓這座城市被寄予厚望的是,經過廈門的積極爭取,中國移動手機動漫基地、中國電信手機動漫中心均已落戶廈門并開始運作。以設在成都的中國移動手機音樂中心為例,其經過幾年運作,總收入已突破200億元了。這兩家“中”字頭動漫中心落戶廈門,無疑將大大提升廈門的文創硬實力。
“一些民營文創企業,也漸漸嶄露頭角。”上述負責人舉例,如廈門游家網絡,實現同比45倍的增速奇跡,產值一下子過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