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廈門日報 記者 黃懷 通訊員 楊鴻杏)求賢若渴,海納百川。今年以來,全市各部門聚焦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目標任務,推進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和重大人才工程實施,為廈門加快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夯實人才基石。
2019年我市引育高層次人才600多名,柔性引進各類人才超5300名,審核接收畢業生5.1萬人,超額完成“三個五”引才目標,全市人才總量逾90萬人。各路精英薈萃一堂,創新創業熱潮奔涌,經濟發展活力澎湃,一幅人才強市的壯美畫卷正徐徐展開。
政策升級
以要素保障助推“雙招雙引”
●為人才來廈提供安居保障,為新引進人才提供人才住房、保障性商品房、公共租賃房和貨幣化補貼。首批878人通過申請,面向全市“三高”企業骨干員工推出662套1729間公共租賃住房。
●各區、各產業主管部門推薦的重點招商項目同等情況下優先入選“雙百計劃”等重大引才計劃。全年吸引留學人才近1500人,比增25%。啟動“一事一議”政策引進國際頂尖人才和團隊,符合條件可給予1000萬元以上扶持。
項目帶動
以重大工程引領高質量發展
●圍繞千億產業鏈修訂實施重點產業、集成電路、金融、文化、旅游等人才計劃,使其更加貼近經濟產業轉型升級和人才發展需要,凸顯精準引才導向。
●強化“引育并重”理念,實施“本土領軍人才特支計劃”、拔尖人才、青年“雙百計劃”,重點支持一批在生物醫藥、集成電路、軟件信息等重點領域創業工作的本土領軍人才。
活動創新
以品牌打造提升人才影響力
●深入實施“30萬院校畢業生招聘計劃”,赴北京、南昌、合肥等地舉辦校招活動59場。評選首批20家市人才培訓基地。首度實施教育部“藍火計劃”,促成知名高校優秀博士生與我市“三高”企業合作,成果近200項。
●借助“海峽論壇”“9·8投洽會”重大平臺謀劃人才展會活動,吸引近10萬人參展參會。策劃赴臺設立“臺灣人才服務驛站”、牽頭成立“閩西南區域人才合作聯盟”、在全國率先設立“雙百人才企業板”等創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