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8月16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易福進/文)平均每小時超2500臺,每天超3萬臺,年產量超1000萬臺,這是戴爾在廈門生產IT產品的最新速度。
昨日,電腦巨頭美國戴爾公司大中華區董事長閔毅達在廈門宣布,戴爾中國客戶中心第5000萬臺IT產品成功下線。
根據公開的數據,這家廈門工業產值第一大戶在廈門創造了奇跡般的生產“加速度”:產量從0到100萬臺,戴爾廈門用了近3年,而第二個3年,戴爾廈門實現了從100萬臺到1000萬臺的突破;戴爾產量從0到千萬用了近6年,從1000萬臺到3000萬臺,戴爾廈門只用了5年。
而自從2009年8月18日宣布產量3000萬臺,到如今的5000萬臺,戴爾廈門用時不到2年。
按此“加速度”,戴爾廈門第1億臺產品下線的時間預期,或將在5年之內。戴爾大中華區董事長閔毅達不愿具體透露,僅表示速度將比想象中快。
“戴爾公司已逐漸從電腦制造商發展成為領先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在這個轉型的過程中,戴爾廈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從一個制造工廠升級為一個高效率全方位的制造工廠和客戶服務中心。”閔毅達表示,這得益于廈門打造技術服務城市的戰略轉型,戴爾也將為廈門經濟的持續增長做出貢獻。
對此,廈門市副市長黃菱表示,廈門將繼續創造互惠互利的條件幫助戴爾中國客戶中心獲得持續成長。
1998年,戴爾在中國廈門開設生產及客戶服務中心。2011年2月,戴爾與廈門市簽署備忘錄,宣布在廈門設立戴爾服務業務在中國的地區總部。如今戴爾中國客戶中心服務的市場也不僅僅局限于中國內地,而是逐步向日本、韓國、臺灣和香港等地區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