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廈門的新晉人氣打卡地——廈門山海健康步道,不少市民在一天的忙碌工作后,沿著步道穿越城市中的林湖,在夜色中休閑鍛煉。全長23公里的步道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名志愿者,一旦看到市民有不文明行為,志愿者便會及時進行勸導。
這是廈門廣泛動員群眾,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整治城市環境衛生,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的一個剪影。作為城市的新空間,步道在今年元旦開放前,就由廈門市市政園林局與廈門市委文明辦聯合發布了“健康步道、健步出行”倡議書,號召市民文明游玩,共同保持步道安全有序、整潔干凈。步道開放后,各路“志愿紅”的加入更是成為守護步道秩序、整潔的暖心力量。
如今,“快樂健步走,文明齊動手”已成為廈門人一種文明健康的生活新方式。去年3月,在廈門市委主要領導的倡導、部署和參與下,廈門全市啟動了“快樂健步走,文明齊動手”潔凈家園活動。黨員、機關干部紛紛帶頭,發動社區群眾,利用業余時間邊健步健身邊開展潔凈家園行動,勸導不文明行為。至今,廈門全市各區、各部門累計開展各種形式的“凈走”活動超過1萬場次,發動110萬多人次參與。
維護城市環境,打造美麗宜居、文明宜居的城市,在廈門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創建文明城市的努力中,群眾性是最突出的特點。堅持發揮文明創建與基層黨建的融合機制,廈門發動廣大黨員群眾積極參與維護家園,共享文明成果。
近日晚上6點,剛下班的鄭波匆匆吃完晚飯,趕到位于思明區沙坡尾大學路菜市場附近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崗位上。一件紅馬甲,一枚鮮艷的黨徽,身為廈門市海洋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機關黨支部書記的他,同時也是服務沙坡尾社區的一名黨員志愿者。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位于沙坡尾的廈門市海洋綜合行政執法支隊主動對接社區,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支隊工作人員化身志愿者,輪流為居民測體溫、做出入登記、參與社區環境整治等。截至目前,該單位已經有超1000人次的志愿者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志愿服務。
“文明創建常態化,愛國衛生不停歇,我們積極發動轄區各文明單位和志愿者力量,共同打造潔凈文明的家園?!鄙称挛采鐓^黨委書記許長忠介紹,去年以來,廈門落實黨支部、黨員到社區“雙報到”制度,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該社區,前來報到的300多名黨員分別來自廈門海洋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廈門市郵政局、廈門市勞動監察大隊等單位。
“今年五一假期,我們還發動轄區志愿者到一些餐飲店、各種網紅打卡點開展文明勸導。”許長忠說。保持用餐距離,使用公筷公勺,不隨地丟垃圾、吐痰……通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帶來的教訓,志愿者們鼓勵市民游客更加講究衛生、文明用餐,在疫情防控大局中,做深做細做實愛國衛生運動。
為了讓居民群眾更加方便地參與到文明創建中,廈門還注重發揮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載體作用。據廈門市委文明辦副主任紀菁介紹,上個月,在愛國衛生運動月期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國試點區——廈門市同安區累計組織了2萬多人次社區居民、志愿者參加春季統一滅蚊周和清潔家園活動。
于常態化的創建中,不斷豐富精神文明創建的內涵。7日上午,2020年廈門市“弘揚鷺島新風 文明有你有我”精神文明教育活動暨文明衛生示范月在線上完成啟動儀式。
“門前三包”專項治理、隨地吐痰等不文明行為專項整治、持續推進“煙頭不落地”、“公筷公勺,拒食野味”文明餐桌、“全民健身,文明同行”戶外文明健身活動、“山海健康步道”文明行為宣傳教育……儀式上,圍繞城鄉環境整治、文明習慣養成、健康生活倡導等方面,廈門市委文明辦等相關部門發布了12項活動,將在全市范圍內進一步帶動文明市民共創文明家園。(福建日報記者 林麗明 楊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