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6月12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李玉燕 通訊員 黃海燕)今后,越來越多的北大高端人才,將到廈門從事高新技術研發工作。昨日,“北京大學工學院廈門創新創業中心”在廈門正式成立。
這是北京大學第一次直接以院方身份與廈門合作。接下去,廈門將作為北大技術研發的一個重要基地,并重點培育在世界上有特點的高新項目。
昨日上午,北京大學工學院與廈門市科技局、火炬高新管委會在金雁酒店隆重簽署“科技合作協議”。廈門市葉重耕副市長出席儀式,并指出,此次合作將成為海西經濟區先行先試、自主創新的示范典型。
據了解,先期,雙方的合作將以項目落地為主,條件成熟時,北大將考慮在廈門設立 “北京大學工學院海西研究院”,并直接整合到北京大學的創新體系中,從而在廈門形成一大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自主知識產權科技成果。
廈門此次直接與學校院方合作,可深度介入學校的資源中心,同時,直接與科研主體單位合作,保證了資源的可調動。而廈門方面為了配合此次合作,還特地出臺并完善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如“515”人才計劃等,將對合作項目和人才給予很大的扶持。
廈門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指出,通過與北大合作,廈門今后每年可引進高端人才及一批有自主知識產品的成熟技術,預計每年可帶動6000萬元至1億元的投資,培育出一批具有核心競爭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和優秀創新創業人才。廈門的長期目標是,經過3-5年的努力,創建若干國家工程中心,打造廈門百億高新技術產業。
昨日簽約現場還宣布啟動了兩個重要的產學研合作項目:廈門市食品龍頭企業銀鷺集團當場與北大工學院簽約,聯合投資1億元創建“國家綠色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廈門邁士通電器有限公司將出資1000萬元,與北大工學院聯合進行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微馬達項目產業化研究,并設立微馬達研究所。
此外,據透露,目前還有5個項目正在籌備中,預計年內可正式簽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