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勢而進
市經發局近期密集召集有代表性企業舉辦座談會,分析研究下半年形勢,總體上近7成企業可以完成年初發展目標
好于預期
上半年廈門工業增加值累計完成555.16億元,增速同比達13.3%,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增速位居第3位,好于經濟形勢和我市年初預期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 劉艷 通訊員 沈瑩)
復雜經濟環境下,實體經濟的發展備受關注。來自市經發局的消息稱,今年上半年,全市工業企業在穩增長和調結構政策的支持下,克服了市場需求不足、生產經營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響,著力開拓市場,開發新產品,工業產值和工業用電等主要經濟指標穩中有升,經濟運行呈現穩中有質、穩中有為、穩中有進的態勢。
  【工業產值】
上半年實現15%的增長
  “市經發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抓好抓實工業運行,上半年工業運行好于經濟形勢和我市年初預期,呈現出穩中有進的態勢”,市經發局局長柯志敏向本報記者介紹。
她用三組數據來說明:第一,上半年廈門工業增加值累計完成555.16億元,增速同比達13.3%,增速高出市人大通過的12%增速目標1.3個百分點;第二,廈門工業增加值增速比全省平均增速(13.2%)高0.1個百分點,比全國工業增加值增速9.3%高出4個百分點;第三,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我市工業增加值增速居第3位(前5個月),僅低于西部的西安和成都,在外向度較高的城市中,廈門工業產值增速(15%)與大連并列第1位。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我市上半年老企業的工業產值增速好于歷史水平。今年上半年我市在沒有新項目貢獻產值的情況下,工業產值仍實現了15%的增長,呈現出老企業的良好增長態勢。
  【探析原因】
三大因素推動 工業運行較好
  市經發局分析稱,上半年,我市工業運行較好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優勢企業穩健增長拉動。宸鴻科技及其配套企業凈增18.90億元,聯想移動凈增47.88億元,冠捷科技凈增13.98億元……僅這3家企業上半年就凈增工業產值80.76億元。
二是企業積極轉型應對的結果。比如,廈船重工在傳統航運市場低迷、海洋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承接海洋工程船,目前訂單飽和,生產計劃已排到2016年;大、小金龍在鞏固傳統旅游、公交市場的前提下,也積極介入新能源客車領域。
三是穩定工業增長政策效應。近年來,省、市政府連續出臺了多項工業穩定增長政策,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較好地促進了一批企業多接訂單、多生產,保障了全市工業的平穩健康發展。
  【分析研判】
七成企業可實現逆勢飄紅
  近期,市經發局密集召集有代表性企業舉辦座談會,分析研究下半年形勢,77%的企業表示資金不緊張,表明大企業總體上資金狀況良好;43%的企業表示全年發展目標好于年初預期,24%的企業表示持平,33%的企業表示達不到年初預期,總體上近7成企業可以完成年初發展目標。在150家重點工業企業中,下半年增長量較大的企業有宸鴻、戴爾、冠捷、友達、節能燈和運動器材企業等。
市經發局表示,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下半年我市工業發展整體上將好于上半年。7月份,全市規模工業預計完成產值390億元,預計完成產值3465億元,同比增長15%左右。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目標12%是可以實現的。
  【直面挑戰】
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市經發局指出,在交出漂亮“成績單”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當前經濟運行的一些不利因素,包括受市場需求不足和產能過剩影響,部分行業復蘇乏力;生產成本增加等綜合因素影響,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下滑;工業投資不足新增企業貢獻少;部分產品量增價跌;員工流動性大影響企業生產等等,“針對當前的發展形勢,我們將研究儲備一批新的扶持政策,適時出臺應對,加大服務力度,幫助企業共同克服這些不利因素”。
具體來說,下半年,市經發局將從六大方面下工夫:即,抓安全促生產。成立五個工業、能源安全生產督導組,重點督導抽查一批重點工業和能源企業,發現并及時整改安全隱患;抓項目促投資。密切跟蹤今年預計可新增40億元產值的天馬微電子、開發晶、建穎科技等35個新項目投產,著重抓12個省重點工業投資項目和57個市重點工業投資項目的進度;抓載體促招商。調整提升園區整體規劃,加大對園區配套設施建設的資金支持力度、保障和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加快園區必要的生活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抓轉型促升級。建立企業技改項目庫,實行重大技改項目“一事一議”,引導企業加大技改投入,研發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合作、完善創新體系建設、加快實施創新產學研項目、實施工業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能力培育工程;抓監測促保障。有針對性地幫助企業解決市場開拓、資金籌措、產銷銜接等困難和問題,服務企業穩增長;抓服務促落實。開展“四下基層”活動,繼續落實四套班子領導掛鉤工業企業工作機制,深入重點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和新增長點項目調研。
【鏈接】
工業經濟運行
呈現六大亮點
  (一)工業運行好于經濟形勢和我市年初預期,呈現出穩中有進的態勢。廈門工業增加值增速達13.3%,比全國工業增加值增速9.3%高出4.0個百分點。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居第3位(前5個月)。
(二)工業經濟在穩步增長中提升運行質量。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上半年工業增加值率達到24.6%,比去年同期的24.4%高出0.2個百分點。二是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9.25%,比去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比全省的平均水平高出2.0個百分點。企業產銷銜接良好。三是企業勞動生產率達到174567.11,比去年同期168659.15高出5907.96。
(三)工業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保持較高水平。上半年,全部工業增加值574.62億元占全市GDP1273.19億元比重為45%。工業增加值在三次產業中增速最快。上半年,規模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達13.3%,比全市GDP(11.3%)和三產(9.9%)增速分別快2.0和3.4個百分點。1-5月份,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從業人數為61.67萬人,比去年同期(60.34萬人)增加了1.33萬人,企業用工需求增加,表明企業生產經營總體穩定。
(四)工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電子產業占比優勢提高。二是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迅速。上半年,全市382家規上高新技術工業企業實現產值961.34億元,增長19.5%,比全市工業產值平均增速高4.5個百分點,占全市規上工業產值42.7%。三是重點工業企業產值占規上產值近八成。150家重點企業中有88家實現正增長,增長面達58.7%,比去年同期增長面(50.0%)擴大8.7個百分點。
(五)工業用電增速和單位電力創造工業增加值情況較好。上半年,全市工業用電累計52.3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增長勢頭較好,工業用電增速比全社會用電7.6%的增速高出0.9個百分點,比全省工業用電6.3%的增速高出2.2個百分點,增速位居全省第3位。與此同時,我市單位電力創造工業增加值居全省第2位。上半年,我市單位電力創造工業增加值10.6元/千瓦時,比全省平均水平(8.0元/千瓦時)高2.6元/千瓦時。
  (六)煤油氣等生產要素供應平穩。上半年,我市煤炭供應量穩定,成品油庫存量充足,天然氣工業銷售量基本穩定,保障了工業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