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起,我市居民醫保門診、住院報銷水平分別提高到50%和75%以上
今年7月起,我市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
【聲音】
惠民之舉 實實在在
市人社局局長李欽輝:醫保貼近民意,民意連著民心。廈門不斷縮小居民醫保與職工醫保之間的待遇差距,深化城鄉一體化基本醫療保險的制度建設,推進人人享有更加公平、均等的醫療保障,提高醫療保障水平,切實緩解廣大市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讓全體參保人員從這次政策調整中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優惠,讓全體市民共享改革和發展的成果,這是市委、市政府實實在在的惠民之舉。
【舉措】
提高醫保政府補助標準
自2012年7月起,我市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府補助標準由目前的每人每年3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今年市委、市政府下發《關于深化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意見》,城鄉居民醫保籌資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460元,其中財政補助提高到360元。從7月起調整報銷比例、最高支付限額、門診500元基本藥物費使用范圍等政策,該項目已完成。
【現場】
看病越來越有保障
76歲的周素貞阿姨最近因為高血壓、冠心病住進中山醫院,并做了冠脈造影術。短短一個多星期,就花去醫療費一萬多元。周阿姨是原廈門燈泡廠的退休職工,退休工資并不高。高昂的醫療費是一筆不小的經濟負擔。
作為2012年為民辦實事項目,今年6月份起,我市居民醫保門診、住院報銷水平分別提高到50%和75%以上。按照規定,周阿姨的醫療費可報銷近80%,也就是說,加上起付費,周阿姨自己只要掏幾千元,大部分醫藥費都可以通過醫保報銷。
“我知道醫保可以報銷,但是沒想到能報到這么高的比例!”周阿姨和老伴感到非常欣慰,連連感嘆道:“有了基本醫療保險,我們看病越來越有保障了!”
接下來周阿姨還要做心臟支架植入術,支架費就要3萬多元。按規定,材料費2萬元以內,可報銷80%,其余自費部分還可用家人的健康子賬戶來支付。得知這一“雙重保障”,周阿姨寬心多了。老人連連贊嘆:“現在的醫保政策越來越人性化了,切切實實為老百姓帶來實惠!”
文/廈門日報 記者 黃懷 李曉平 通訊員 胡曉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