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6月2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李玉燕 通訊員 孫笑東 孫安卡/文)今年,廈門擬安排3.5億元資金用于扶持科技創新和研發,比去年增加了4000萬元。值得一提的是,今后科技資金扶持方式,將由扶持一家企業向扶持一個產業轉變,由無償資助為主向貸款貼息、風險補償轉變。這樣一來,政府財政投入的科技資金,可發揮更大的扶持作用。
昨日的“市長專線”現場,廈門市科技局副局長孔曙光解讀 “2012年廈門市科技計劃項目申報”相關政策,并解答企業、市民相關咨詢。
明年將實施“雙百三十”科技工程
問:近年來,廈門對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大。今后廈門科技資金的重點扶持方向,有沒有明確的規劃?
答:為貫徹落實根據于偉國書記在全市科技進步與創新型城市建設大會上的講話精神,促進科技企業發展,明年廈門市科技計劃資金將大力支持實施“雙百三十”科技工程。
“雙百”就是每年扶持100項成長性好的科技創新項目、完成100項產業化科技招商項目落地;“三十”就是每年新建10個產業化基地、組織10項產業核心關鍵技術的攻關、新建10個公共技術平臺。
探索建立“科技資金跟蹤問效機制”
問:廈門市政府對科技的投入越來越大,今后市科技局將如何進一步加強科技資金的使用和監督?
答:廈門將進一步加大政府科技和研發投入,引導和帶動企業和全社會研發投入,加快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資長效機制。為加強科技資金的使用和監督,近年來,市科技局一直在努力探索,力求通過制度建設完善管理,先后制(修)訂了《廈門市科技計劃項目監理辦法》、《廈門市科技創新與研發資金管理辦法》和《廈門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等文件。目前,正在探索建立市、區兩級財政科技資金聯動和分級申報機制。在繼續強化科技計劃項目監理,開展科技資金績效評估的同時,探索建立項目立項責任跟蹤問效機制。
今后擬設“廈門市科技金融服務中心”
問:在創新科技扶持方面,接下去將如何具體推進?
答:按照科技金融創新的思路,市科技局目前還正在策劃建立廈門市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廈門市科技成果轉化風險補償基金和廈門市科技成果轉化再擔保基金的方案。
同時,策劃籌建廈門科技投資集團公司;推動與金融機構共同成立廈門市科技金融服務中心。
此外,今后還將建立自主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擔保體系,以加強對企業創新和發展的支持等。
由無償資助為主 向貸款貼息、風險補償轉變
問:以往廈門對科技企業的扶持,往往是通過撥付科技經費的方式,為他們提供無償資助。新的廈門市科技計劃項目申報相關政策,在這方面是否有調整?
答:去年以來,國家科技部與“一行三會”等啟動了科技與金融結合試點工作。市科技局目前正緊鑼密鼓地策劃科技金融創新。
今后,科技投入機制將有所改變。如由扶持一家企業向扶持一個產業轉變,由無償資助為主向貸款貼息、風險補償轉變。通過政府扶持引導,綜合運用風險補償、貸款貼息以及保費補助等方式,建立政府、擔保公司和銀行風險共擔的運作機制,從而帶動金融資本、社會資金參與科技創新。
以財政科技資金建立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政策性擔保公司,可聯合各專業銀行成立專門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科技支行,為企業提供“量體裁衣”式的差異化、個性化服務,從而解決中小科技企業由于專業性強、抵押少、風險高等特點所面臨的融資難壓力,降低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門檻。同時,這樣做還可吸引和推動風投、創投、保險等資本跟進,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式科技金融系統,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面、全程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