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為了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看病累”,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于偉國專題深入調研,市有關部門加強協調,衛生部門想了很多辦法,如積極推進擴增醫療資源、深入挖掘現有資源潛力、科學調擴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用藥目錄、創新性實施“慢性病人全程關照計劃”等等。其中以“慢性病人全程關照計劃”為特色的“慢性病一體化管理”做到“防”“治”結合,成為全國破解看病難的“廈門藍本”。
將慢性病患留在社區醫療中心
所謂“慢性病一體化管理”就是慢性病患者由醫院專科醫生確診、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病情穩定后轉診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通俗地說,當一位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首次到綜合醫院看診,被確診后,系統就會跳出一個“健康大嘴巴”窗口,提示醫生要詢問患者,填寫相關資料,包括患者家住哪里,是什么社區,聯系電話多少等,然后這些資料會傳送到患者所在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慢性病管理員第二天打開電腦系統,就可以看到大醫院傳來的資料,并分配給有關全科醫生,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全科醫生隨訪患者。隨后,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便可以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訂一份慢性病患者全程關照計劃——簽約服務協議書。簽訂協議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會選派患者所處片區的全科醫生為簽約醫生,協議書上稱為“家庭醫生式服務團隊成員”,協議書上將有這名醫生的名字和電話。此后,這名全科醫生將對這位患者提供全程醫療服務。簽約后,慢性病患者可以根據病情一次開取30天的藥量,避免了每周跑一趟大醫院的麻煩。
目前島內的15家社區醫院已經與第一醫院、中山醫院和中醫院完成對接,全部可以辦理簽約。島外的13家社區醫院正在完善當中。
取消藥品加成方案近期出臺
下一步,我市將加快推進深化公立醫院改革。
除了完善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制度,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我市還將加快綜合補償機制改革,破除“以藥補醫”。近期重點抓好研究制定取消藥品加成、破除“以藥補醫”機制的改革方案,進一步理順醫療服務價格體系,繼續對醫療服務項目價格進行合理調整。適當提高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和勞務價值的手術類和中醫診療醫療服務價格,降低大型醫療設備檢查治療費用,醫療技術服務收費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