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總量壓力大,結構性矛盾突出,就業任務十分繁重。南安市公務員局發揮人才服務功能,創新工作思路、完善就業服務體系、拓寬就業渠道、提升就業服務水平,采取一系列有力舉措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一是貫徹落實畢業生就業優惠政策。先后出臺了《南安市引進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若干規定》、《南安市產業人才高地和領軍人才隊伍建設意見》、《南安市服務民營企業“二次創業”人才引進優惠措施》、《南安市博士后工作管理暫行規定》及《南安市2013年度緊缺急需人才引進指導目錄》等近20項就業優惠政策,鼓勵南安籍高校畢業生回鄉創業服務。將緊缺急需專業的“985工程”、“211工程”本科畢業生納入引進對象,并給予一定的資助。對在非公企業工作的全日制大專以上畢業生給予3年免費檔案寄存、3年免費人事代理、3年免費人才推薦服務。
二是充分發揮人事人才網作用。有效整合各類資源,注重發揮就業信息網絡平臺,在南安人事人才網上開辟“名企在線”、“政策法規”、“駐外人才服務機構”、“高校畢業生見習基地”、“南臺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畢業生檔案查詢系統”、“高中級人才信息”等專欄,廣泛宣傳引才新政策、新舉措,加大企業在用人、引才和用工環境等方面的宣傳力度。開發“南安市高層次人才申報系統”和“南安市大中專畢業生報到系統”,定期發布全市企事業單位人才需求信息,畢業生可免費登陸網站查詢人才需求信息,充分發揮人事人才網信息查詢、信息發布、求職登記、招聘應聘等全方位就業創業服務功能。
三是強化就業公共服務職能。在市行政服務中心“人才服務窗口”增設“畢業生就業服務專崗” ,建立未就業畢業生信息庫;每月定期出版人才信息報,發放到全市各鄉鎮(街道)、各重點企業、高新企業、各高職院校;開通企業招聘QQ群、個人求職QQ群、高層次人才交流QQ群,在線提供政策咨詢、就業指導、就業推薦、崗位需求信息等“一站式”服務;通過12580發布畢業生求職信息,拓寬就業渠道。提升服務水平,建立和完善效能責任追究制、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為畢業生求職擇業開辟“綠色通道”。
四是促進畢業生與用人單位有效對接。堅持“走出去”辦市場,積極為畢業生搭建各類就業服務平臺,通過召開專場招聘會等活動,組織50家企業到省內外10所高校開展校企合作對接活動;組織200家企業赴省內外20所高校校園招聘會,擇優引進高校優秀畢業生。圍繞服務產業集群做大做強,實施“項目+人才”計劃,深入開展2013年高校行活動,人才服務領域從以工業企業為主,逐步拓寬至涉農、涉海企業,致力引進涉農、涉海人才,建設美麗鄉村,努力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五是規范事業單位招聘工作。根據全市事業單位人才現狀和編制情況,按照“公開、公正、競爭、擇優”的原則,積極組織畢業生參加全市事業單位招考,規范考錄程序,2013年我市計劃招考494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其中面向醫藥衛生類專業招聘387名),共2900多人報名。在具體招聘工作中,繼續堅持“事前提出招聘方案、事中嚴格操作程序、事后考生自主擇崗”。及時公布報考資格、筆試與面試成績和申請加分、體檢結果等情況,對擬聘用人員進行公示,提供咨詢、監督電話,做到全程公開。對報考條件一致的崗位合并職位統一招聘,由考生根據考試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自主選擇崗位。
六是擴展就業見習基地范圍。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促成重點企業與對口高校建立50個畢業生實(見)習基地或教學實踐基地。在泉州利達機器有限公司、南安市閩安機械有限公司、中宇建材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設立泉州市級高校畢業生見習基地,目前該市已建立260多家各級高校畢業生就業實習見習基地,共接收高校畢業生見習6300多人。(南安市公務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