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廈門街頭出現了新型紅綠燈,大家都在好奇它們除了帶科技感的“長相”外,還有什么特殊的功能。8月8日,記者來到公園東路公園南路路口聽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民警介紹新型智能紅綠燈,并見證智能紅綠燈正式上崗。
在公園東路公園南路路口,四個相位的人行橫道共設有12根智能紅綠燈立柱,其中二次過街的人行橫道設有4根智能紅綠燈立柱。據了解,目前,全市共投入使用116根智能紅綠燈立柱,分布在湖濱北路湖濱中路路口、嘉禾路湖里大道路口、蓮岳路體育路路口等全市多個重點路口,目前僅島內兩區配備。
智能紅綠燈立柱,高3.5米,與普通紅綠燈立柱同高。不同的是,除了紅燈與綠燈外,在立柱頂端設有攝像頭,燈下設有LED顯示屏,底部設有外放喇叭。攝像頭能夠智能識別并抓拍斑馬線上的交通違法行為及不文明的交通行為,例如行人及非機動車闖紅燈、非機動車駕駛人未佩戴頭盔、非機動車違規載人等。
“智能紅綠燈立柱進行抓拍后,會將視頻及照片上傳后臺,由交通指揮中心監控處置專班進行審核后,轄區交警對違法行為人進行違法查處、上門處罰及教育。”交警支隊交通科研設施大隊民警修桂生介紹,智能紅綠燈抓拍到的交通違法行為目前已經開始落實查處。
智能紅綠燈立柱上的顯示屏和喇叭有何作用?記者現場看到,顯示屏正滾動播放該路口當天上午被抓拍到的交通違法行為。其中,一身穿黃色上衣的市民騎行電動自行車闖紅燈,被智能紅綠燈立柱全程抓拍,抓拍的內容有騎行離開停止線、騎行穿行斑馬線等多張違法圖片。據了解,該屏幕可以滾動播放現場抓拍的交通違法行為,并定期更新。此外,屏幕也會滾動播放文明交通宣傳視頻或圖片。
“我們內設了交通提醒語音,后續將通過喇叭對過路的市民進行交通安全提醒。”修桂生補充介紹。
“那些常在附近活動,以前以為沒人看到就隨意闖紅燈的,現在可能就會規范自己的行為,特別是要給孩子做榜樣。”市民王志揚路過此處,駐足觀察智能紅綠燈立柱,他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來源:廈門文明網 廈門日報記者 柯愷筠)